政策上已经明确提出两大战略性目标 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实现新疆长治久安。
路易斯安那州数百名工人投入清理工作。此前亚历克斯吹袭,迫使清理浮油工作中断了5天。
另外,飓风亚历克斯过后,4日墨西哥湾油污清理工作重新展开。英国石油公司声明称,截至目前,处理漏油的花费约31.2亿美元,包括阻漏行动、减压井钻探和对墨西哥湾沿岸各州的赔偿等。飓风过后,当地沙滩、海岸和湿地处处浮现厚厚一层油污。据外媒报道,英国石油公司5日宣布,该公司在处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上的投入已高达31.2亿美元。在墨西哥湾的深海地平线钻油平台于4月22日沉没以来,英国石油公司的股价已经下跌了逾50%。
声明还指,目前尚无法确定其他潜在损失和债务。英国石油公司正在出售其非核心资产,以期筹资100亿美元2009年11月,中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在重庆打井成功。
2009年11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两国在页岩气方面的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当年10月,中石油集团与美国新田石油公司签署了中国页岩气开发对外合作的第一个协议—《威远地区页岩气联合研究》协议,研究内容是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综合评价。中国石油产业—尤其是上游—则几乎被三四家国家石油公司寡头垄断,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巨型公司,到底多大程度上愿意投资页岩气,还要打个大问号。因此,页岩气在前期发展阶段对大公司吸引力往往很小,更适合小公司运作。
二是在具体区块上的产品分成合作。中美在页岩气领域的合作始于2007年左右。
中国的能源决策者和参与者们已经进入热身状态:政府开始考虑出台财政和税收扶植政策,中美政府间的合作正在铺开,央企开始引进外资和技术,民企也跃跃欲试。本世纪以来,日益高涨的国际天然气价格使得页岩气开采开始有利可图,市场参与者激增,激烈的竞争进一步拉低了生产成本。6月25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向世界展示:若按当前消费量计算,美国天然气储量足够美国人使用92年,而上述储量主要以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形式存在。另一个建议,是希望政府能出台补贴政策。
国务院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积极推进,正在制定的《科学发展的2030年国家能源战略》将页岩气摆到了重要位置,关于加快页岩气开发鼓励政策也正在起草当中。页岩气的兴起一举扭转了美国的天然气供求结构,中国能否获得类似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的革新和本土化,更取决于上下游市场和管输设施将在多大程度上向民营资本开放。不仅如此,美国页岩气的大发展还改变了北美天然气市场的供需格局。他在今年5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认为页岩气不适合大企业是错误的,中石油在页岩气和致密天然气开发上会大有可为。
一方面,中国页岩气地质条件与美国相似,美国公司已经形成的一套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和勘探开发技术,可以直接供中国学习借鉴。1998年至2008年,美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由990亿立方米上升到4245亿立方米,产量在2009年达到900亿立方米。
希望之域页岩气,顾名思义,就是存在于页岩及其缝隙中的天然气。中石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总地质师吴国干向本刊记者介绍,目前美国开发页岩气成熟区的1亿立方米产能建设投资,约折合人民币2.5亿至3亿元,与中国常规天然气的开采成本不相上下。
自西气东输一线开建以来,中国燃气下游基础建设不断扩大,老百姓对天然气越来越依赖,国内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增长的要求,近年来多次出现气荒现象。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对管道公司进行有效监管,确保管道独立运营,向第三方开放。在缺乏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寡头垄断的大公司有多大兴趣将自己投资建设的稀缺资源向民企开放呢?最近,中石油就推进页岩气发展,向决策者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开发先导性示范区,以国有大型石油公司牵头,选择几个有利地区开展先导性实验,积累页岩气开发的经验和技术。中石油管道可不可以向民营企业开放?一个字,能。与国产天然气相比,目前进口天然气—无论是管道气还是LNG—价格都明显偏高,而老百姓对气价的承受能力又十分有限。得克萨斯州对页岩气开发免收生产税。
可作比较的是,美国有6800多家独立石油公司从事天然气上游勘探开发,其中参与页岩气开发的石油公司截至2008年有60多家。今年5月30日,两国在去年备忘录基础上,进一步签署了《美国国务院和中国国家能源局关于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行动计划》,商定运用美方在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方面的经验,在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就页岩气资源评价、勘探开发技术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开展合作,以促进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
吴国干称,很多美国公司都在同中国三大公司商洽,寻求页岩气的合作机会。这同时带动国际气价大跌。
供求关系改变,导致美国天然气价格大跌,从2008年中期的每百万英热单位近14美元跌至目前的不到4美元,美国天然气价格从此不再与原油价格挂钩。吴国干将中国页岩气目前发展状况定义为探索起步阶段,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几乎属于空白。
一些业内人士担心,即使名义上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页岩气勘探开发,民营油企的生存空间也十分有限。同月,印度企业巨头信实工业公司以17亿美元从美国阿特拉斯能源公司购买页岩气股份……在此背景下,中国新市场成为美国公司看好的机会。同时还有人担心,过度依赖进口气源不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的独立性。页岩气正在成为天然气的最新热点。
目前,中美已联合开展两三个省或盆地页岩气资源评价。中石油和国土资源部给决策机构提出的建议,都包括一条坚持以我为主,但借鉴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选择有实力的国外公司开展页岩气合作开发。
中石油方面还希望国家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纳入新能源规划之中,制定页岩气的专项发展规划,给予页岩气与水力发电、风能、太阳能和地热同等重要的地位。张大伟介绍,国土资源部正在建议决策者完善和创新页岩气矿业权管理制度,根据新36条的精神,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一是技术层面,中国企业希望进口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相关技术和设备,但有些技术属于美国政府限制出口范围,所以需要两国政府层面的协调。此后,中美两国政府高层的关注,成为关键推动作用。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对本刊记者介绍,国家已将页岩气资源纳入能源战略视野。根据美国康菲的估计,最初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30%的利润来自政策优惠。1980年美国政府颁布的《能源意外获利法》第29条税款规定,1980-1992年间钻探的非常规天然气井的产出可享受税收补贴政策(其中页岩气为3.5美分每立方米)。2010年4月,英国BG集团计划支付9.5亿美元购买埃科资源公司(EXCO Resources, Inc.)在阿巴拉契亚50%的页岩气资产。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油企高管介绍,页岩气不同于传统油气,开采风险小,同时利润率也低,基本属于产量与油井数量成正比。2009年11月10日,中石油和壳牌在北京签订《四川盆地富顺-永川区块页岩气联合评价协议》。
吴国干对本刊记者介绍,目前中美合作主要有两个层面。受此影响,美国不仅取消了原本进口50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的计划,甚至考虑今后出口一部分LNG。
如果页岩气给美国能源市场带来的化学效应能在中国发生,以上难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中美合作契机中国政府在开发页岩气方面的雄心,给富有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境外油气公司带来了机会。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